零点看书

字:
关灯 护眼
零点看书 > 我真的只想混个从龙之功啊 > 第十九章掘墓

第十九章掘墓

第十九章掘墓 (第2/2页)
  
  众人闻言也都默不作声,为由慕容颌拍手道:“好,好主意!”
  
  李元徽也立即才明白,为什么张延儒要给杨恭仁示意,让他开口了。
  
  这杨恭仁本就是杨巡的族弟,弘农杨氏出身,甚至他的兄长杨恭道还在叛军之中。
  
  杨恭仁没有加入叛军,依照连坐之法,等平叛之后追究,也难以幸免。
  
  但是现在不一样了,他出了这样的主意,等于是跟叛军彻底割裂开了,皇帝当然到时候也不会难为杨恭仁。
  
  杨恭仁虽然可以免罪,甚至可能高升,但日后定然是名誉扫地,遭人唾骂。
  
  毕竟杨素是他族伯,对他们这支人也是很照顾的,这也是为什么杨恭道会从关中去往黎阳投奔杨巡。
  
  这两兄弟,这是分开下注了啊。这就是世家的生存法则吗?
  
  不过看着杨恭仁的表情,真是如丧考妣啊...
  
  没有人觉得这主意不合适,毕竟对待叛贼,没什么情面可讲的。
  
  慕容颌更是兴奋道:“杨县尊虽然也是弘农杨氏,但为平叛大业出谋划策,本王定会如实上报陛下。”
  
  杨恭仁低头泣声道:“戴罪之人,不敢求功,惟愿朝廷从速平叛...”
  
  慕容颌也从兴奋之中恢复正常,然后也叹了一声:“杨县尊也不必自责,为国尽力而已,今日之后弘农杨氏可以保全,都是你的原因啊。”
  
  议事之后,众人散去,李元徽将行文放在书案上,慕容颌看都没看直接用印。
  
  然后道:“四郎做事勤勉,有乃父之风。”
  
  李元徽拱手道:“都督过誉了,我天资平常,只能以勤勉补拙。”
  
  慕容颌对他的称呼从李小郎君,进来以及变成为四郎了,一般都是长辈称呼晚辈的,而事实上慕容颌还真算他的长辈,就是亲戚有点远。
  
  慕容颌的长兄,魏王的王妃,是李元徽的姑祖母。
  
  也就是跟他爷爷一辈的。
  
  而慕容颌是已故魏王的幼子,生他的时候老魏王都快六十了,没多久就故去了。他自幼就是被长兄和长嫂抚养长大,十几岁之后进宫担任宿卫,与当时的太子慕容英交好之后,才开始一路平步青云,因此对李家也是格外有好感。
  
  而李元徽实际上也有几年没见过那位姑祖母了,这几年他一直跟家人待在洛阳,而姑祖母则一直居住在长安。
  
  长安还有不少亲戚,包括李元徽的姐姐姐夫,大舅,二舅,姑父,姨夫...
  
  无一例外,都是高门显贵。
  
  聊了几句家常,李元徽告辞离去,回到自己办公的东厢,赵二还在埋首案牍。
  
  虽然跟同样是太宗的二哥比起来,赵二差出了十万八千里。
  
  还因为高粱河的“壮举”在后世成了著名车神。前世短视频刷过的一个的段子。
  
  《宋史太宗本纪》:帝深沉英断,概然有削平天下之志。
  
  伟人注曰:但无能。
  
  虽然跟那些个天花板级别的人没法比,但李元徽还真是不敢小看这位。
  
  回忆了一下这些时日,这赵二处理各种文书和杂务,包括在军中接人待物,居然没有任何的错漏之处。
  
  不愧是真正带领大宋完成基本统一,又巩固了赵宋根基的人。
  
  有点东西。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
热门推荐
我的恐怖猛鬼楼 夏日赞歌 剑道第一棺 为了长生,我挖自家祖坟 修行,从变成反派开始 谁与争锋 最强末日系统 三国之无赖兵王 了不起的盖慈比 仙尊天幽