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三百六十七章交心 (第1/2页)
在仔细翻阅杨邃送过来的统计,李元徽发现所献六郡的府库,存粮和钱帛居然存量颇丰,称得上府库充盈。
这绝对是个好消息。
六郡府库充盈,李元徽就不用担心这些郡县的百姓生计问题,缺粮可以赈济,不缺的话可以免税赋。
并且往六郡加派驻兵,也不用自带干粮了。
目前陕东道行台说控制的区域,是整个天下的中心地区,以大面积的平原为主,人烟稠密。
同时也是四战之地,天下间没有归附的势力,在杨氏分别归附大唐和北燕之后,也就剩下三个。
江东东魏,荆州西魏,河北北燕。
而李元徽坐镇洛阳,要对抗东魏和北燕两大势力,而他治下的江州也跟西魏接壤。
军力上,有五个卫府军,包括南豫州、北豫州、兖州、、徐州、江州、扬州、以及司州算是七州之地。
半個大唐都在他的直接控制下,这要不是亲儿子,父子兄弟关系又非常好,感情深厚,李源都不放心把这么大的地盘和这么多数量的军队交给他。
但是没办法,朝堂放在关中,链接陇右、凉州、益州、荆州包括北地上郡等地,李源肯定要亲自坐镇,而诸子之中,老二老三打仗都没的说,但要说除了打仗之外,治理地方都不如老四来的沉稳。
其实最初他是想让老三去洛阳经略,控制北豫州和兖州、洛阳以及荆州北部地区,而老四还是在江淮,节制南豫州、徐州、扬州、江州等地,压制江东的东魏,并且为老三在北面的作战提供好后勤支持。
谁知道老三不按套路出牌,尽出幺蛾子,只能让老四顶上。
结果老四这干的还不错,除了邺城之败,就没什么可以挑剔的了。后面晋阳鏖战,李四也是及时驰援,立下大功,这就不好在随便换人了。手下握着半个大唐呢,李源得给面子。
这个面子不是给齐王李元徽,而是给他手下的十几万大军。
最重要的是,大唐虽大,但还没一统天下呢,这时候要是连儿子也信不过,那就甭谈什么争天下了。
李元徽在濮阳待了十几日,半月有余,最终确定了六个郡太守、郡丞和两个主要官员的任命,以及各地的驻军情况。
其中,济北郡最为重要,这地方需要直面河北以及青州的济南郡。
李元徽迁行事沉稳的黄君汉为济北太守,慕容三藏为东平太守,将左威卫的兵马放置在东兖州,同时表奏陈瑱为琅琊太守,刘元庆为东海太守,杨伯俊为鲁郡太守并统率本部五千人。
还有万余归附之军被李元徽迁到了梁郡、颍川安置。
在解决了并处置了六郡新附之地的军政两方面人士任命,并且传达了李源今年免赋税恩典之后,李元徽乘船离开东郡,准备返回洛阳。
不过回去的路上,他并没有像来时一样直接乘船沿河而下,而是取道北岸,从黎阳上岸,巡视了黎阳朝歌以及河内郡的防务布置,以及军队屯田情况。
驻守黎阳的是赵大,朝歌的守将则是李元徽的好友,于仲亨。
赵大的能力自然是没的说,别看就剩七千精锐,猛地很。
至于于仲亨,能力一般,但胜在听话,不会有太强表现欲,想要立功如何如何,就不会出现冒险出击这种情况。
这种其实是一种很珍贵的品质,叫自知之明。
知道自己能力有多大。
李元徽就很喜欢用这种人,放心。
反而是那种老子天下第一,这种人最容易翻车。
在到达朝歌之后,听了于仲亨跟他说的并州形势,李元徽觉得自己那个六弟,魏王李孝正,大概就是第二种了。
(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)